close

  米歇爾·巴切萊咖啡機特本報記者 張文 整理
  2010年3月11日,智利歷史上首位女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卸任。當她離開總統府時,智利民眾打汽車貸款出標語:巴切萊特,2014年再會!
  如今看來,再會近在眼前。10月29日,智利民意調查機構發佈的調查結果網路行銷顯示,在11月即將舉行的大選中,作為候選人的米歇爾·巴切萊特支持率大幅領先,有望再次當選。
  “我會餐飲設備在乎你”
  2004年9月,巴切萊特開始為競選總統做準備。她這樣評價自己:“我是名離婚女子,社會黨人,不可知論者找房子……所有可能的罪名都加在一起了。”
  競選前,巴切萊特曾為衛生部和國防部做過顧問,2000年擔任衛生部長,2002年出任智利歷史上首任女國防部長。雖然她有著豐富的從政經歷,但“單身媽媽”的形象一度成為劣勢。巴切萊特離過兩次婚,獨自一人撫養3個孩子。而智利女性的傳統角色是做家庭主婦,偶爾在商界政界出現幾位女強人,就能成為國內重大新聞。離婚更是到了2004年才合法化,至今仍有人認為離婚是生活不檢點的象徵。
  巴切萊特競選時,常有提問者拿婚姻狀況問題“開刀”。當媒體記者問她是否會再婚時,巴切萊特說:“如果我是男人,你不會問這個問題。”
  不過她接著補充說:“事實上,我連想這事的時間還沒擠出來,我把今後4年的時間奉獻給工作。”
  在競選的日子里,巴切萊特每天爭取按時回家,給孩子做飯、洗衣。她說,自己“和其他智利婦女一樣工作,關心家庭,每天都送女兒上學,去超市買東西”。“模範媽媽”的形象抵消了離婚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她贏得了廣大智利婦女的支持。
  另外,巴切萊特還發揮了自己女性獨有的優勢,突出表現自己“是一名致力於社會改革和公眾服務的女性”。在競選的日子里,智利大街小巷遍佈印有她溫柔鎮定的笑臉以及“我會在乎你”口號的宣傳海報。她和家庭主婦、漁民等各類普通人親切交流,甚至還曾彈起吉他。
  人性化的領導形象,讓巴切萊特擊敗勁敵皮涅拉(智利現任總統),以7%的優勢當選智利首位女總統。
  智利和諧的象徵
  回顧巴切萊特的成長之路,人生突變只是一夜間的事。
  巴切萊特出生於1951年,22歲前生活一路平坦。她的父親曾是智利空軍少將阿爾貝托·巴切萊特,母親安赫拉·赫里亞是一名考古學家。1970年巴切萊特進入智利大學醫學系學習。同年,對政治頗感興趣的她加入社會黨,成為學生領導人。
  1973年9月11日,時任智利陸軍總司令的皮諾切特發動軍事政變,開始長達17年的軍人統治。巴切萊特的父親由於反對政變而入獄,遭秘密警察折磨致死,終年51歲。
  巴切萊特和母親也受到牽連,1975年1月10日,母女倆被押到秘密監獄。據獄友回憶,巴切萊特曾遭到毆打,有時候連續5天沒有飯吃,但她從未屈服。獲釋後,巴切萊特和母親先後流亡澳大利亞和前東德。流亡期間,巴切萊特在柏林一所大學繼續攻讀醫學。
  1979年回到智利後,巴切萊特因為“政治原因”找不到工作。直到1990年智利軍政府還政於民,她才終於可以公開工作,成為全國聞名的外科、兒科和流行病專家。
  1996年至1998年間,年逾不惑的巴切萊特先後在國立政治和戰略研究學院及美國的美洲防務學院深造,主攻政治學和防務政策,成為軍事事務優等生。她還掌握了英語、德語、法語和葡萄牙語等外語。
  2002年擔任智利國防部長時,她站在國防部大樓前感慨萬千:“如果我父親活著的話,他會感到十分驕傲。”
  面對昔日的仇家,巴切萊特沒有選擇復仇,反而對當時折磨她的人們心生憐憫。她說:“我和母親與一名曾折磨我們的人不期而遇,他哭了,不敢看我的眼睛。那時我意識到,他也是一個人,一個充滿負罪感的卑微者。”
  任職期間,無論是對軍官還是對普通士兵,巴切萊特都儘力贏得他們支持。將軍們向她敬軍禮時,她還以一個輕觸臉頰的吻。軍事演習時,她會登上坦克變成普通一兵。自她出任國防部長後,軍隊開始尊重人民權利,智利陸軍司令甚至發誓,智利軍隊從此再也不會出現濫用職權事件。
  智利民眾普遍認為,巴切萊特對消除1973年軍事政變造成的軍方和民選政府之間的疑慮功不可沒。有評論說,巴切萊特是“智利和諧的象徵”。
  不做超級女人
  2007年6月10日,巴切萊特的女兒突發腦血栓住院。身為單身母親的巴切萊特暫時放下公務,留在醫院徹夜陪護。當時,巴切萊特領導的政府工作繁重,面臨國內、國外不少壓力。由於聖地亞哥新公交系統推行不力,嚴重影響了巴切萊特的支持率,也成為反對派攻擊她的理由。
  要做一個好母親,還要做一位好總統,這對於巴切萊特也不是易事。巴切萊特說,在做部長和總統候選人之前,她問孩子們:“這將是一個犧牲,你們會經常看不到我,因為我是一個工作狂。你們怎麼想的?”兒女們答道:“去吧,媽媽。”
  巴切萊特年輕時,曾以為女人能做所有的事。她的母親就是榜樣:聰明、意志堅定。身邊很多例子,也給了她開闊眼界的機會。但她後來發現,女人的確什麼都能做,但卻無法同時兼顧一切,所以得做出選擇,把一件事做得完美。
  在巴切萊特看來,當兒女需要她自己卻不在時,就是不得不做出的一部分犧牲。但是他們也為自己而驕傲,這也開拓了他們人生的視野。
  巴切萊特也成了榜樣。當她做衛生部長的時候,有小女孩會對她說:“長大以後,我想和你一樣當一名醫生。”當她成為總統後,又有女孩子對她說:“我將來想成為共和國的總統!”
  攜聲望再參選
  2010年卸任時,巴切萊特依然擁有高支持率。但根據智利現行憲法,總統不得連任,可以在離任6年後(後改為4年)再次當選。今年3月,巴切萊特從聯合國婦女署辭職,返回智利準備參加11月舉行的選舉。
  巴切萊特在任期間,繼承了過去十幾年左翼執政的路線,拋棄意識形態鬥爭,採取更加實際和穩健的政治路線,使得智利避免了類似鄰國分裂和政變的命運,成為拉美經濟發展最強勁的國家之一。
  但20餘年的執政經歷也使中左派聯盟中出現了官僚主義、腐敗等問題,社會治安也有惡化,這讓一些智利人感到厭倦。現任總統皮涅拉是智利52年來首位通過投票當選的右翼黨派總統。競選時,他模仿奧巴馬提出了給所有智利人“希望、改變和未來”的口號,符合智利人求變求新的心理。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濟穩步發展之時,智利國內貧富差距卻不斷加大,這是左翼政權敗選的原因。
  巴切萊特在這次選戰中向民眾承諾,將解決收入不平等問題,同時提高企業稅收用於發展教育。之前巴切萊特成功彌合了軍方和政府之間的裂痕,如果當選,她還需要在縮小社會貧富差距上,再一次扮演好調和者的角色。
  (原標題:巴切萊特,再會可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50narmi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